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優化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才隊伍,全面提升非遺數字化應用能力,2023年2月24日至25日,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主辦、許昌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承辦的“河南省非遺數字化專題培訓班”在許昌市舉辦,來自全省各地市文旅局主管局長、相關科室負責人,非遺中心主任及許昌市6縣(市、區)非遺工作者100余人參加了培訓。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主任李全民在開班儀式上講話,他說,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河南智慧文旅發展面臨重大發展機遇,智慧化人才需求高峰即將到來。李全民主任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越老越值錢,但越新越有前途”,各地在今后開展非遺工作中,要做到非遺在線傳承,利用新媒介,與數字化結合。增強元宇宙開展非遺展演展示,克服非遺“碎片化、割裂化”的難題,做到活態傳承,打造非遺鏈接現代社會新局面。李全民主任強調,今后河南省非遺中心將會打造多種展示平臺,希望各地文廣旅局、非遺中心加強配合,同時做好未來全省“非遺一張圖”數據填報,形成河南非遺數字化嶄新形勢。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書記閆君健強調,全體學員要嚴格遵守培訓要求和紀律,認真聽講,深入思考,潛心鉆研,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培訓班邀請了網易元宇宙解決方案專家王洲寒講授《非遺走進元宇宙——數字科技助力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傳播》、百度智能云智慧文旅行業解決方案總監謝鶴軒講授《非遺數字化培訓及“河南非遺一張圖”數據填報說明》,通過專題講座、案例教學、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分別從非遺、博物館、元宇宙、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理論聯系實際,針對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數字化應用的實際需求,重點圍繞智慧文旅融合發展、文旅數字化轉型、培養文旅數字化人才等內容進行授課。
25日,培訓班全體學員在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書記閆君健帶領下到禹州市神垕古鎮、禹州市規劃展覽館、中國鈞瓷文化園、許昌市中原金絲楠木博物館開展現場教學。
在禹州市規劃展覽館,由禹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精心組織的非遺展覽,鈞瓷燒制技藝、禹州中藥加工炮制技藝、禹州粉條制作技藝、順店刺繡、禹州剪紙、香包制作技藝、傳統金銀器制作技藝等傳統技藝在這里活態傳承展示;九天阿膠、糖畫、梨膏糖、傳統五香牛肉制作技藝等傳統美食現場制作和展銷。
中原楠宮—許昌裕豐金絲楠博物館,洞納萬件藏品,盡數金絲紋路,坐擁稀缺原木,鑄就收藏傳奇。館內珍藏四根樹齡3000-5000年的原木。學員們通過講解,了解了許昌市市級非遺項目金絲楠木制作技藝的奧秘。
本次培訓,是我省非遺隊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學習研究非遺走進元宇宙、數字化如何助力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及“河南非遺一張圖”,全面提升我省非遺數字化應用的能力和素質重要課程。也是對許昌非遺工作對外展示、互相交流的重要機遇。